刘晓波自白:我的磨难都是咎由自取 不配有家庭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刘晓波经历两段婚姻,两任妻子都为他牺牲极大。96年成婚的刘霞,长期被软禁被迫出抑鬱症,弟弟刘晖则受牵连坐监。他的首任太太陶力,亦因刘晓波年轻时风流成性受到伤害。蔡咏梅直言,刘晓波年少成名又有才华,仰慕他的女孩子不少。「佢係才子,又係一个好有魅力嘅人,主动追求佢嘅女仔好多」。直至遇到刘霞,双方经历万难走在一起,在感情上成熟了的刘晓波,才真正修心养性。

喜欢交朋结友的刘晓波,是典型东北汉子性格,豪爽多言,蔡咏梅谓,刘晓波年轻时虽已婚,但女友多多。在《末日幸存者的独白》中,他便曾就首任妻子求去深切反省,指离婚「错在自己,不在前妻」:「无论是在我们没有离婚时,还是在我们离婚时,我都对不起她。除了我放荡的生活给予她心灵上、身体上的痛苦和绝望之外,我参与「八九抗议运动」的风风雨雨,也始终令她悬着心;在惊吓中度过了我回国后的日日夜夜。 」

他又形容受磨难是「咎由自取」,为自己的放荡和自私忏悔。「是我自己要回国、要投入、要绝食。我在外面风风火火,有刺激、有观众、有名声,即使受难也不会白付代价,即使死了也只能自己负责。而她呢?她得到的是甚麽呢?除了痛苦、惊吓、焦虑、揪心,除了疾病的折磨、抚养孩子的艰辛、卧床两年和病魔搏斗之外,她一无所得。」他甚至认为自己「不配有家庭、不配做一个负责的丈夫和父亲。」

其后,陶力与儿子并移居美国,隐姓埋名,远离政治,据知与刘晓波已再无联络。只是,上天并无让失去妻儿的刘晓波孤独终身,缘份让他在人生最失意时遇上刘霞,出身小康同样爱诗同样追求浪漫爱情,96年,刘晓波因「扰乱社会秩序」被处劳动教养3年,仍被关押的他,前路注定灰暗未明,但不顾一切的刘霞,仍决定委身下嫁,成就一段最美,却也最多磨难和眼泪的爱情。


刘晓波经历两段婚姻,两任妻子都为他牺牲极大。前妻陶力同为学者,也是初恋情人。结婚21年的刘霞,在刘晓波被囚期间委身下嫁,其后长期被软禁,义无反顾,成就一段最美,却也最多磨难和眼泪的爱情。(资料图片)


既是诗人也是画家及摄影师,刘霞镜头下的刘晓波时跳脱时忧郁,是满载情感的定格。(资料图片)

主要经历

刘晓波于1955年12月28日生于吉林长春。曾当过知青,建筑工人等。

1977至1982年,他在吉林大学中文系学习,获学士学位,随后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并在该校中文系任教。1986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读博士学位,多次去北欧和美国讲学。

1980年代中期,刘晓波因对李泽厚的批判而名震文坛,被称为"黑马"。后因参与天安门六四事件、呼吁为六四平反和要求中国当局进行民主宪政改革而多次被捕。他和侯德建、高新和周舵被称为"天安门四君子"。



刘晓波曾参与六四事件,被称为"天安门四君子"之一。

1989年他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作访问学者时,北京发生八九民运,他随即回国参加六四学生运动。

1989年6月6日,刘晓波因所谓"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捕,同年9月被开除公职。1991年1月获释后在北京从事写作以及参与中国民运活动。

1995年5月至1996年1月被监禁在北京郊区。

1996年至1999年被当局以扰乱社会秩序罪判处劳动教养3年。获释后继续在北京从事自由写作。

刘晓波的文章抨击时政,关注民间维权。这使他成为中国当局重点监控的对象,在每年的一些敏感时期,中国当局对刘晓波实施某种程度的软禁,要求不得外出、访友,甚至切断其电话。

2008年,刘晓波发起并起草了《零八宪章》,该宪章在12月10日世界人权日发表。12月8日,刘晓波因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刑事拘留,12月9日被监视居住。2009年6月23日被当局以涉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正式逮捕。

2009年12月25日,北京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判处刘晓波有期徒刑11年,剥夺政治权利2年。一审判决书中指控刘晓波在包括BBC等的境外网站上发表"煽动性"文章。刘晓波对判决提出上诉,但2010年2月11日北京高级法院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0年5月26日,刘晓波开始在辽宁省盘锦监狱服刑。

刘晓波入狱后,他的妻子刘霞一直生活在软禁状态中。但是中国当局从来没有解释为什麽要对刘霞採取这种措施。获奖与着作

刘晓波曾多次获奖。其中包括,1990年获美国《人权观察》颁发的"海尔曼人权奖",1996年再次获得"海尔曼人权奖"。

2004 年获得无国界记者和法兰西基金会颁发的2004年度"捍卫言论自由奖"。

2005年获第十届香港人权新闻奖大奖。

2009年获得美国笔会颁发的该年度巴巴拉·戈德史密斯自由写作奖。

他的主要作品包括《选择的批判- 与李泽厚对话》、《审美与人的自由》、《赤身裸体,走向上帝》、《中国当代政治与中国知识分子》、《向良心说谎的民族》、《未来的自由中国在民间》、《单刃毒剑——中国当代民族主义批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