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的美裔中国人 从来都是中国人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美国血统的李忆祖,出生在中国,由一对中国夫妇收养。大学毕业后,他主动要求来到新疆工作,从此扎根新疆,一呆就是50年。


1938年,李忆祖在天津出生,当时他的亲生父母断了音信,一对中国夫妇收养了他,养父为他取名李忆祖,与家里的几个孩子一同抚养,视如己出。


李忆祖童年时的照片。当时,李忆祖的养父母算是北京大户人家。他从小接受良好教育,在他心底自己是个中国人,他介意别人叫他老外,每次遇到这样的情况他就会马上解释:“ 我不是老外,我是外裔中国人,我一直生活在中国,养父母都是中国人,怎么会是老外呢?”


1961年,李忆祖从北京地质学院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毕业,被分配在北京。毕业后,他两次打报告,坚决要求到当时比较落后的新疆工作。20岁出头的李忆祖与许多青年学生一样响应号召,要求到当时比较落后的新疆去。初到新疆,李忆祖被分到新疆煤管局156煤田地质队。


 
初到新疆,李忆祖被分到新疆煤管局156煤田地质队,主要从事煤矿矿点的调查工作。


1964年,在同学的介绍下,李忆祖收获了爱情,他对象当时在山西大同地质队工作。1965年,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却依然过着“牛郎织女”的生活,妻子在山西工作,自己则在新疆。这种生活状态持续到1972年,选择调到乌鲁木齐,与李忆祖同在156队工作。 



1974年,李忆祖全家在新疆煤管局156煤田地质队生活时拍摄的全家福。



20多年间,李忆祖跑遍了天山南北,还曾涉足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阿里地区。年复一年,新疆的煤矿资料逐渐拓印在了李忆祖的脑海里,他就如一个新疆“活地图”。



上世纪80年代初,因工作需要,李忆祖调到教育系统工作直到退休。退休后的他一度“比较焦虑”,记忆力也开始减退。直到他开始到各学校给孩子们讲课,才觉得自己找到了新天地。他授课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环境、法制等多个领域,其中科普是他的强项。



退休以后,李忆祖角色从此成了一位教育学者,关心下一代成长,一下子他的焦虑没有了,辗转南北疆56个县市,义务讲学797场,听众达37万多人。



70岁的时候,李忆祖还做了一件令人疯狂的事,他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一档节目《地理中国》的录制,与年轻人组成的摄制组一起去海拔四千多米的雪山拍摄。爬上冰川,山路险峻。“下山时尤其惊险,只能一步步很小心地挪下来,脚都冻麻了”他回忆道。



一晃54年过去,那个意气风发的北京少年成为了如今满头白发的新疆老人。但血液里那股永远向前冲的劲儿一直都在。“当年工作来新疆后就不愿离开了,这里景美人更美。”多次机会他可以调回北京工作,但他还是不舍得回去。
him 发表评论于
吃中国的饭,睡中国的女人,在中国养老,就是中国人。

一个东西象鸭子一样叫,象鸭子一样走,那就是鸭子。
mme.potato 发表评论于
令人尊敬的老人,从面容看有点像犹太裔。
andromedaM31 发表评论于
好文那,中国有着数不清的激动人心的故事
晏洋 发表评论于
刚刚才看过另一篇介绍他的文章,说他不是自己是什么裔,这篇就说他是美裔。他的身世到底是怎样的?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民族解放 发表评论于 2015-02-12 11:52:49
明摆着不是炎黄子孙。中国人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中国讲究的是文化认同,不是种族宗教认同。你引用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近2000年前还没有完全同化而迁入内陆的草原民族叛乱的事,而这事的最终结局也是这些草原民族最终汉化,成为中国人。
==========
有些人翻来覆去不就那几句引用滥了的话
周老虎 发表评论于
自己跑到西方,然后赞扬别人:支边!好样的!
Wiserman 发表评论于
好样的!

支边, 人民的模范!
ActRiot 发表评论于
民族解放 发表评论于 2015-02-12 11:52:49
明摆着不是炎黄子孙。中国人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中国讲究的是文化认同,不是种族宗教认同。你引用的“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是近2000年前还没有完全同化而迁入内陆的草原民族叛乱的事,而这事的最终结局也是这些草原民族最终汉化,成为中国人。
民族解放 发表评论于
明摆着不是炎黄子孙。中国人讲究: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秦风汉魂 发表评论于
赞!中国的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