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思纯读书笔记引争议 网友:女星人设就服张柏芝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马思纯的读书笔记事件,让我欢乐了好几天——并不是她对张爱玲原著的理解偏差,而是之后跳出来护她或撕她的民众,实在太令人瞠目结舌了。

有说“张爱玲本人都没站出来diss,你算老几?”的;有说“我读过东野奎吾所有书但我从来不炫耀”的;还有最好笑的,是各种官方媒体和红人路人,都不约而同、理直气壮地就“《第一香炉》”这本书,大谈感受——所以纷纷扰扰在网上吵成一团:护主的、站队的、拉架的,其实大家都没有好好读过张爱玲,甚至都没有好好读过书。除了真正喜欢张爱玲的人,掐架的大部分不过是拿张奶奶当枪,找到了做公知的快感。

当然,张爱玲并不神圣,严格意义上,她写的是通俗小说。读,是喜欢;不读,或许是不感兴趣。总之扯不到智商和品位的歧视链。

只是,追根溯源,你会好奇:明星干嘛要立一个自己根本做不到的人设?

为什么就没有哪个女明星大大方方站出来,立个“太妹”人设——我抽烟喝酒有很多男人,热衷狂欢、不爱看书,但我知道我是个好女孩,活得爽,活得真!



说起来,还真是佩服张柏芝。

当年经纪公司不是没有为她全力打造玉女人设,但张柏芝本人并不买账,大大方方让记者拍自己混夜店、飙脏话、比中指、酗酒、挥金如土……以至于后来爆出艳照、再后来被影视圈大佬点名封杀,观众虽然震惊,但想一想是张柏芝,竟然都觉得合理。她的前半生,过得精彩而混乱,热闹又糟糕,但,至少她真实。她是张柏芝,一个从未回避自己出身和品性的绝代女明星。

想一想,“太妹”人设确实太特么难了。染头红毛、打俩唇环、纹条胳膊,都挺容易的,关键是,首先你得确实专业牛。演戏的时候演技一般在线还不行、得火花四射;唱歌光是唱功到位也不够,要唱出新意,引领潮流;这是硬实力,没有这点儿硬实力,那确实就是社会恶人。张柏芝再桀骜不驯,所有和她合作过的演员都恨得牙痒痒,但提起她来,总是会说:她很会演戏。

其次,要与众不同,你就得大心脏,能接受各种批评辱骂。尤其是网络时代,那真是追踪热骂,一波儿还没骂完,一波儿又在兴起。也许很多女性会喜欢真性情真自由的“太妹”,但大部分直男,因为恐惧和自卑于无法驾驭,提起“太妹”就是荡妇羞辱。

然后,得学会享受命运的起伏,因为命运确实会很起伏。坚持自我,从来是一柄双刃剑。想想张柏芝、Lady Gaga、麦当娜……人生之中都有许多次险些翻船,最后能熬过来,还不是胸口写了四个字。



相形之下,立一个“好人设”风险当然要小多了,尤其是读书人设。

大部分中国明星的读书人设其实基于一种误会,他们以为喜欢读书很好假装,记住几句语录,看两段摘要就能糊弄过去。因为相比之下,其他特长都得真刀真枪真练:弹钢琴得每天练习、跳芭蕾得会专业动作、脱口秀考验反应能力和知识积累……这都需要付出大量时间,而且结果一目了然。

他们觉得,读书就不一样了,读书只要你会装逼。

其实很多人都这么想,所以摘要类的读书产品那么火爆,《XXX说XX》、《三分钟读完XX》……很多人都在教你怎么机灵地装逼,显得有深度、有文化。就像豪宅样板间里整面墙的精装英文原籍,试图看上去有逼格有气势,其实全是空壳子。

于是,大部分人的受教育程度明明提高了,然而阅读能力却倒退了。毕竟十几年前,那会儿文艺青年装逼,至少要吹嘘看萨特或者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之类真的超难看下去的书。相比起来,张爱玲简直亲切友好得不行,阅读体验不要太愉快、太深刻!

但现在,对文艺范的明星和各方站队群众来说,完整读完张爱玲竟然都已经觉得难度太大,需要进一步简化到直接看张爱玲语录,还是找不到出处的以讹传讹版,真是无语凝噎。

所以才有开篇这种堪称七十车连撞的车祸现场也不出奇,马思纯也不会是唯一一个翻车的司机。



须知看上去最简单的事,其实才是最难的事。

阅读带给人最大的价值,并不是金句,而是修为。

基础如能不能恰如其分地遣词造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一开口能读对多音字、生僻字;中级些能不能深入正确地援引,说对作者的生平、观点;高级如眼界的开阔、对事对物对人的理解深度、甚至讨论严肃问题的逻辑性——真的,这才是阅读的意义:开智、养性、知世。

有没有文化是骗不了人的,许多时,听君一席话,就知道您没读过书啊!

读书不应该是一种人设,而应该是我们留给自己,不断成长的一扇窗。不是为了炫耀,是了解一些我们之前未曾到达的世界,是习得一种思考的乐趣,可以成为拥有更好修养和更丰富精神层次的人。

如果开智不被鼓励,活在反智的世界里该多么可怕!如今诸多上纲上线,皆是因为反智只能理解非黑即白。因为无知且阅读无能,才听一句话、才看两三行字,就着急用自己的“三观”去套一套看不看合不合,不合就是“不正”,不合就要打倒。

不读书当然不会死,但不读书,真的是种退步。更可悲的是,不读书还要假装读书。



越是缺什么,越是想假装有什么,这可能是每个人的心魔吧。

明星们早早出道,顾不上学习,经常被挤兑没文化,所以特别喜欢给自己立学霸、文艺人设,车祸掉一批,又来一批,源源不绝。

自己混得不咋样的中年油腻男子最喜欢给年轻少女当人生导师,都不一定要睡到,就是喜欢扯些似是而非、看破红尘的人生哲学,自己不知不觉就伟岸起来。

炒股理财投资搞得七零八落,兜里并无几个钱的人,最喜欢分享各种投资秘诀和成功学,动不动就要教育你如何进行资产全球配置,别人买完东西开心晒一下,还会收到伊的理财鸡汤。

自己婚姻家庭一地鸡毛的中老年妇女,最喜欢关注亲戚家、邻居家、单位里的单身人士,现身说法劝人家,女人没生过小孩儿人生就不完整……

骗骗自己开心一下原本没什么,但是时间长了,把原本不存在的人设当了真,人家说了真话要矢口否认,甚至按照自己都没做到的假人设去干涉、指责旁人,这种奇葩每个人都碰到过吧?

做自己就得了,做不好也别装,如果硬要装,戏也千万别给自己安排太多,容易穿帮。

但,我们最需要的,是不用靠说别人的金句,也能让人感受到思辩的魅力,修养的底气。

是努力成长,直到能够建立一种自信:我明确我的观点,我相信我的判断,我的看法来自我的人生经验和知识积累。我懂,我表达;我不懂,我闭嘴。

可以明目张胆接受真实的自己,才是真的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