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难民到“狠毒”政客…他是中国人民老朋友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基辛格,被公认为是国际政治学均势理论大师,至今很少有人怀疑他的才智和外交能力,但作为一位现实政治的支持者,基辛格幕后操纵了美国敢死队、秘密轰炸战争、暗杀等丑闻。



亨利·阿尔弗雷德·基辛格(Henry Alfred Kissinger)出生于德国巴伐利亚州菲尔特市犹太人家庭,父亲是女子高中的历史、地理教师。1938年,为了逃避阿道夫·希特勒(Adolf Hitler)迫害举家移居到美国纽约市。基辛格在1943年6月19日归化成为美国公民。1943年,应征加入陆军,在第970反情报军团担任德语翻译,以谍报部队士官的身份被派遣到欧洲战场。在部队中,他优越的洞察力被赏识,成为了北约间谍学校的教官。这也为越南战争时期他在国家安全保障会议下自设谍报委员会埋下伏笔。1946年回国复员后,进入哈佛大学学习,图中的他拍摄于哈佛大学。在学校期间,他题为《被修复的世界:梅特涅、卡苏里及和平的问题1812—22(A World Restored: Metternich Castlereagh and the Problems of Peace 1812-22.)》的19世纪的欧洲外交史研究,常被说为是哈佛博士论文中最长的一篇(Weidenfeld&Nicolson出版长达365页)。(图源:VCG)



基辛格在哈佛是师从威廉·杨德尔·艾略特,这位老师是有名的美国历史学家,曾为六任美国总统担任过政治和历史问题的顾问。在老师的关照和学院的有利条件下,他多次出席战后对国际形势的研讨会,积攒起了进入华盛顿从政的人脉。作为一个渴望能对美国外交政策有更大的影响的开明的共和党人,在1968年,当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左)明显地会成为共和党总统提名人的时候,基辛格担任了尼克松的顾问。此后,他便一直陪伴在尼克松左右。尼克松对他的提名甚至排在国务卿和国防部长之前。基辛格和尼克松在白宫的窗前交谈。(图源:Getty)



在担任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时,基辛格制定了对苏联的缓和政策以求缓解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紧张关系。他参与了限制战略武器谈判,并在1973年与苏共中央总书记勃列日涅夫(Leonid Brezhnev)达成了《第一阶段限制战略武器条约》和《反弹道导弹条约》。1972年5月26日,基辛格(前排左)代表尼克松和勃列日涅夫在俄罗斯莫斯科签署了“苏丹条约”,冻结了美苏两国的某些武器系统。



为了继续对苏联施加外交压力,基辛格曾两度密访中国。1971年7月,周恩来会见秘密访华的基辛格。双方发表的会谈公告宣布,美国总统尼克松即将应邀访华。



1971年10月22日,基辛格(第一排的左一)第二次秘密访华,期间他还登上长城游览。这为1972年尼克松破冰之旅的中美高峰会议铺路以及为中美关系正常化奠定了基石,结束了中美两国间23年的敌对与隔阂,从而完成了战略性的外交政策转变。



1972年2月21日,时任美国总统的尼克松应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总理周恩来邀请,对北京、杭州和上海进行的访问,这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次访问中国,尼克松说这是:“改变世界的一周”,那基辛格就是改变世界的牵头人。当时参与中美会面的官员一起走下人民大会堂的楼梯,基辛格在二排左二。(图源:Getty)



基辛格(右一)、尼克松(中)还和毛泽东在中南海书房会面。这是基辛格第一次与毛泽东会晤。基辛格曾评价过毛泽东发表的《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的声明,说那是一篇非常空洞的声明。不过在中美关系问题上,毛泽东曾隔空喊话尼克松,“我愿意和他谈,谈得成也行,谈不成也行,吵架也行,不吵架也行,当作旅行者也行,当作总统来谈也行”。至此,基辛格体会到毛泽东为中美关系进展,可谓是煞费苦心,寓意深刻。于是,1971年7月9日,他以极为秘密的方式,悄然访华。



今天,基辛格常被中国领导人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与多任中国领导人都有交情。1974年4月15日,邓小平在纽约代表中国政府出席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基辛格专程会见了邓小平,乔冠华(左)陪同。基辛格是邓小平会见过次数最多的外国人之一。基辛格说,邓小平思维敏捷,说话喜欢直截了当。他话不多,却有着将一个复杂的问题进行高度概括并用短短几句话表达出来的高超能力。基辛格说:“邓小平对待老朋友不拘泥于礼节。他很喜欢吃火锅。曾经有两次,他带我去一家餐馆吃火锅。我们用餐的地方是一个单间,但餐馆本身却是普通餐馆,不是国宾馆。中国领导人带外国客人去普通餐馆吃饭并不多见。显然,邓小平没有把我当客人,而是当成他的老朋友。”



尼克松因为“水门事件”下台以后,基辛格继续在福特政府中担任国家安全顾问。1975年12月1日,杰拉尔德·福特访华期间,基辛格陪同参加欢迎宴会。图中还有一位值得注意,后排最右侧的老布什(George Bush,美国第41任总统),老布什当时是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此前,尼克松征求基辛格的意见,布什是否合适担任首次和中国进行接触的官员。基辛格说:"布什太软了,也不够老练。"后来,大家都知道,基辛格本人执行了这项秘密任务。



1975年12月,基辛格再次和毛泽东在北京会面。毛泽东笑着与基辛格握手。此时,毛泽东的身体状况极为衰弱,连站立说话都十分困难,他坦率地对基辛格说:“你知道我浑身都是病。我很快就会上天堂了。”看着这个病弱的老人,通过他的言谈举止,基辛格仍然认为:“毛泽东的思想还是清晰而带嘲讽的。”他要求毛泽东接见他的夫人及其他随行者,立即得到应允。毛泽东和基辛格夫人握手后,要了一张便条,写下这样的话,说基辛格夫人的个头比基辛格还高。



这些都可以看出基辛格在中国可以说是很受欢迎。他访华期间还曾带给中国领导人一份礼物,是一个彩色玻璃釉陶罐



基辛格的外交对两国的经济文化都带来了很大影响,在1979年美国放弃承认中华民国,并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1979年,中国人民在当时的西单民主墙上看一幅中美友谊的海报。当时美国大使馆首次在北京正式开放。



此后,基辛格曾多次访问中国。2009年,正值中美建交30周年,基辛格陪同时任美国总统的詹姆斯·卡特(James Carter,左三)访华,时任中国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右一)陪同。



2016年12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的王岐山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会见基辛格,王岐山在会见时为基辛格放上靠垫,基辛格夸赞了王岐山在中国共产党在加强自身建设和反腐败方面取得的成绩。(图源:新华社)



2015年9月22日,习近平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发表演讲前,与刚刚结束演讲的基辛格握手。基辛格曾专门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写下推介词:“这本书为了解一位领袖、一个国家和一个几千年的文明打开了一扇清晰而深刻的窗口。”(图源:Reuters)



基辛格在中美关系上的作用非同小可,他在美国与别的国家中的关系中的作用也显而易见。基辛格和越南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尼克松上任之前。1955年11月1日,越南战争爆发。这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为深远的战争。基辛格曾给尼克松竞选团提供了约翰逊政府在巴黎和谈中的机密内容。1968年尼克松凭借尽快结束越南战争的口号当选总统。(图源:VCG)



并且在1973年,代表美国在巴黎签订了《巴黎和平协议》(Paris Peace Accords),协议的目的是停止越南战争,谋求和平。协议终止了美国的直接参战,以及达成临时停火。协议内容包括在80日内释放战俘、国际控制及监察委员会监察双方停火、南北越举行自由及民主选举、美国撤军,以及两越统一。签订合约当日,基辛格和越南政治局委员杜德寿(左二)见面。他们因此而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和平奖,但黎德寿以越南尚在战乱中为由谢绝领奖。(图源:VCG)



《巴黎和平协议》签订现场,该合约是越南共和国(南越)、美国、越南民主共和国(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参与签订的。(图源:VCG)



虽然签订了该协定,但是尼克松在就任伊始就开始执行所谓的越南化计划——逐渐撤走驻越美军的同时,扶持南越的越南共和国军以继续独立抵抗北越的越南人民军和南方越共游击队。(图源:VCG)



与此同时,基辛格在尼克松支持下,主持了轰炸柬埔寨(当时是主权独立国家)境内的越南人民军和越共游击队目标的行动,轰炸行动还间接引发了柬埔寨内战,图为一个孩子在1975年的柬埔寨内战期间,在一个洞里躲避轰炸。



柬埔寨内战导致了红色高棉的崛起。1970年朗诺等在美国的支持下发动政变,推翻了西哈努克。西哈努克在中国支持下和红色高棉结成柬埔寨民族统一阵线,进行了抗美救国战争,并于1975年推翻了美国资助的朗诺政权。取得政权后,柬埔寨共产党掌握了实权,宣称奉行毛泽东思想。趁中国文革之势,在柬埔寨推行极左的社会工程政策,旨在实现所谓纯粹共产主义。极端的农业改革导致了大规模饥荒。不顾缺医少药而强调绝对自给自足,导致了数千人丧生于疟疾等可治愈疾病。甚至包含婚姻和家庭关系等都遭到解体。饥荒、苦役、肆意的处决以及疾病或迫害等非正常原因,使得其治下的柬埔寨有上百万人死亡,被称为红色高棉大屠杀。1975年3月,在柬埔寨金边诺罗敦酒店门前被红色高棉杀害的平民。



基辛格(左)和尼克松一样,在左派及反战人士中很不得人心,特别是当轰炸柬埔寨的行动被揭发后。然而很少有人怀疑他的才智和外交能力,虽然尼克松政府被部分民主党人士认为是犬儒主义和自私的政府,他却是其中比较受人认同的成员。在他最受欢迎的时期,他甚至被认为是性感的标志,并曾和女明星们约会。1972年3月15日,基辛格和美国电影制片人罗伯特·埃文斯(Robert Evans,中)和阿里麦·克格罗(Ali MacGraw)出席埃文斯电影《教父》的首映礼。



基辛格和他的夫人南希·基辛格(Nancy Kissinger),两人于1974年3月31日成婚,这就是毛泽东给基辛格纸条上提到的他的夫人,确实比他高很多。图为两人来到白宫,参加奥巴马(Barack Obama)为时任中国国家主席的胡锦涛举行的国宴。



他高明的外交手段还体现在1971年孟加拉国解放战争期间。1971年,尼克松扶持的阿尤布·汗领导的巴基斯坦政权在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的发动战争。战争期间,印度军队将印度加尔各答的杰索尔公路修回孟加拉国的杰索尔,这是1971年12月孟加拉国解放战争的一部分。前台的士兵正在使用布伦轻机枪。(图源:Getty)



对于这场战争,美国在南亚的外交官向尼克松和基辛格清楚无误地汇报了阿尤布·汗的暴行,然而2002年12月6日乔治·华盛顿大学出版的解密档案却披露,基辛格建议尼克松低调处理这些事件。由于当时美国忌惮和苏联关系密切的印度,需要维持自己在巴基斯坦的利益;同时中国一向支持巴基斯坦,此举也有助于进一步改善和中国的关系。最近另一份解密文件显示因为美国害怕印度进犯巴基斯坦,基辛格曾希望中国在中印边境加强军事部署,然而美国期望中国参与战争的想法被中国婉拒了。(图源:Getty)



基辛格曾被指控支持印尼在东帝汶的大屠杀。1975年,东帝汶摆脱葡萄牙的殖民统治,宣布独立。印尼宣称对东帝汶拥有主权,准备武力镇压。由于军火主要来源于美国,印尼向美国要“绿灯”。12月,基辛格随福特总统在雅加达会见苏哈托,讨论并同意了印尼的侵略。在基辛格一行戴着热带的花环,微笑着告别后仅16个小时,印尼的军队空降东帝汶首都帝力。在随后20多年中,东帝汶1/3的人口被屠杀。



基辛格在效力于福特政府期间,基辛格和福特在白宫办公室讨论。



1973年的赎罪节(10月6日),以埃及为首的阿拉伯联军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了。基辛格和妻子在直升机上匆匆忙忙地前往以色列特拉维夫进行支持,并在停火谈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也为之后美国和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一定基础。



基辛格和埃及总统萨达特(Anwar Sadat,右)在西奈半岛举行谈判。基辛格要求以色列放弃部分领土以换取和平,以色列撤出西奈半岛,以换取埃及承认以色列独立和长久的和平。尽管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时期极力在中东地区扩张,扩大了苏联在中东的势力范围,但当苏联支持的埃及和叙利亚在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再次败给以色列之后,基辛格在以、阿之间的穿梭外交谈判,哈菲兹·阿萨德(Hafiz Assad)领导下的叙利亚开始谋求在美国与苏联之间进行平衡外交,不再专一依赖苏联。萨达特领导下的埃及与苏联彻底闹翻、反目成仇。



美国和古巴的关系也一直扑朔迷离。自1962年美国与古巴断交之后,基辛格是最先提出和古巴重新建立关系正常化。然而他很快改变想法并追从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的政策。在菲德尔·卡斯特罗(Fidel Castro)参与了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反殖民斗争后,基辛格支持了安哥拉全国独立联盟,莫桑比克抵抗运动等反共产主义组织的暴动,以及中情局支持的南非军队进驻安哥拉。基辛格很清楚的表明除非古巴从两国撤军,否则美国和古巴的关系将无法正常化。1962年10月24日,美国华盛顿白宫,时值古巴导弹危机期间,时任美国总统的肯尼迪正在签署针对古巴的海上封锁令。



1976年总统选举中,民主党候选人吉米·卡特(Jimmy Carter,左)击败杰拉尔德·福特,由此基辛格便退出美国内阁。图为1976年,美国总统大选时,在任总统福特与吉米·卡特进行的电视辩论。之后,基辛格持续活跃于政策团体(如三边委员会)中,只参与政治顾问、演说及著作等活动。



2002年11月,时任美国总统乔治·沃克·布什(George Walker Bush)任命基辛格为对美恐怖袭击国家调查委员会主席,以调查9·11袭击事件。2002年12月13日,在被讯问其潜在利益冲突后,基辛格无意公布其商业客户详情,故宣布辞去这一职位。图为2004年9月21日,基辛格前往参议院拨款委员会作证,主要就9·11委员会情报改革问题进行作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