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副校长和改革派 施一公和他的平衡术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11月6日,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的研究组在《基《基因与发育》(Gene & Development)在线发表题为《凋亡复合体原子分辨率结构:细胞色素c和dATP激活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1的分子机制》的研究论文。

这离上一篇论文的发表不到3个月。8月24日,施一公团队发表关于剪接体的论文,引发轰动。

在10月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时,施一公亦清醒地公开呼吁:“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在刚刚得到副校长任命时,施一公说,自己每年在清华要教约100节课,“这是雷打不动的,无论是不是副校长,我相信我的课一节都不会减,只会增加”。他也坦言,如今投入科研的时间已不如刚回国时,不过也有约一半时间会“老老实实做研究”。

“副校长”的任命给施一公带来了无数的争议,人们担心一位明星科学家放在科研上的时间会越来越少。

但至少目前看来,施一公在努力平衡行政角色与科学家角色—而他更看重的,也许是改革者角色的再度出发。

作为副校长,施一公在过去的两个月内会见了三位外宾:9月底会见日本名古屋大学校长松尾清一、美国匹兹堡大学校长帕特里克·加拉格尔(Patrick D. Gallagher),10月份又会见了美国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校长乔治·布卢门撒尔(George Blumenthal)。

这些并非例行公事的外交,至少美国匹兹堡大学与施一公,早就相互熟悉并且合作多时。

2007年施一公从美国回到清华,担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和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随即领导清华医学院开始了创业与改革。“我们心里有个梦想,希望能够在新世纪(66.55,6.05, 10.00%)之初创造一个先进的医学教育模式,像当年的协和一样,为未来100年的中国医学打下新的人才基础。”施一公当时说道。

在赴美考察了哈佛大学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学院之后,施一公发现,临床医学正在越来越多地被现代生命科学和医学基础研究所推动—而国内的700万名注册医生,接受过系统的现代生命科学研究训练者却寥寥无几。

施一公希望赶上国际一流医学院开始的这新一轮教学改革。于是清华“医学实验班”(原名“药学实验班”)起步,目标是培养医师科学家—这在国内是首次被实践。

实验班采用的“3+2+3”培养方式中,除了在清华完成三年的基础医学课程学习与最后在国内进行三年临床实践学习外,中间出国前往与清华合作的海外医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医学科研训练,成了最关键的部分。经过谈判之后,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愿意以招收转化医学实验室学生的名义接收学生,只对清华收取少量的管理费用。

除了学费之外,学生的生活费、在国外进入医院见习的机会,一切都需要施一公和他的同事们一点点去争取,2011年,清华和匹大终于签订协议,目前,第一批学生已经回国。

改革刚启动的时候,国内其他医学院对改革质疑颇多,“清华不懂医”,随着第一届回国的学生进入协和医院,开始三年临床学习,质疑声终于开始转变。协和医院的带教医生评价称,实验班的学生无论是课堂表现还是临床实践都与其他学生不同,“问的问题跟别人不一样”,两年的科研训练背景让他们的思考更深入。

6年来,施一公在科研上的成果显而易见:清华大学的生命科学学科从只有40多个独立实验室增加到了120多个,引进到清华全职工作的世界范围的人才已有70余名。

在2014年12月27日的吴杨奖颁奖礼上所作的演讲《我的科研动力》中,施一公说:“我有些地方和很多执着的科学家们不一样。他们因为兴趣驱使在做科学研究。我有兴趣,但最初并没有那么强烈的兴趣做研究,我的兴趣是很晚才培养起来的,驱使我的更多是责任和义务。”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楼下的,你可以这样认为,但这就是中国庸医假药的根源。
ingodwetrustforever 发表评论于
不是学医的, 一样能当医院的院长。 里根是演员, 当总统当的挺好。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8:12:36
另外,他本人不是学医的,居然医学院当副院长,要培养中国的现代化医生,多么可笑,在美国他连考医师执照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中国的落后之处。发了几篇生物文章就可以成为医生的导师了。当然不否认他的成就,每个人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
菊香书屋 发表评论于
没有文革,哪里来的火药奖。这真要感谢毛主席啊。一定要用中药来解救越南的兄弟。
beanntcn 发表评论于
互相玩,各取所需。
GoBucks! 发表评论于
施一公真有能力去改革一些国内的医疗状况吧,尤其是建立私人医生诊所,给百姓带来方便,不用去挤医院门诊。
不明觉厉 发表评论于

您老有权看不起任何人,任何事,但who cares?

在Nature Science 杂志发文章,学术界care,同行care,招人单位care,科研基金颁发机构care,更重要的是人类认知的重大突破很多就从这些文章开始,这就够了。

屠呦呦得奖是个由于文革的特例。以后国人要得诺奖只在中文杂志发表文章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7:56:58
最看不起崇拜"nature“,“science"杂志的人,这些杂志每周一期,没人投稿,他们就的关门。每年多少人发文章? 屠呦呦的诺奖可都是投在中国杂志的。
dancing_今宵 发表评论于
说实话,施一公的学术就是一块敲门砖,给他一个平台。当领导最重要的素质是视野、判断力和决策力,和学术水平关系并不大。

其实中国长期以来最需要的是管理人才,能将资源合理配置、能以点带面的那种。一个出色的人才,用不了一年就能在管理层面把握一个领域的前沿,不管他本行是什么。

回国发展对施一公和清华都是一件好事。施一公高智力、有海外经历、有书生意气,就看他以后能否扬长避短、击水中流了
sog 发表评论于
此人水平是有,但拿诺贝尔奖却需要开拓性成果。只是前沿未必能拿的到
穷途迷津 发表评论于
纵观世界各国,现代科技领域的大骗子几乎都集中在生物领域。中国这里也不会例外。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另外,他本人不是学医的,居然医学院当副院长,要培养中国的现代化医生,多么可笑,在美国他连考医师执照的资格都没有。这就是中国的落后之处。发了几篇生物文章就可以成为医生的导师了。当然不否认他的成就,每个人都只是在某一方面有专长。
sinprof 发表评论于
看下面评论,就知道哪些是理性探讨,哪些是小人吐酸水。
有的人自己是loser, 还整天看不起这个,看不惯那个。其实你真正需要看的是心理医生。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最看不起崇拜"nature“,“science"杂志的人,这些杂志每周一期,没人投稿,他们就的关门。每年多少人发文章? 屠呦呦的诺奖可都是投在中国杂志的。
fubin 发表评论于
一厢情愿的大忽悠。
politics 发表评论于


fox77 请看清楚他说的什么再发言不迟,不是领袖少发这种议论,小心掉下来摔着。还真以为自己有能力救中国?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爱吃肉的胖子 发表评论于
11公低调一些,悠着点劲吧。别再来个重庆模式啥的,一下打入地狱。他脸上真的不挂相,适可而止也许是明智的。

不明觉厉 发表评论于
说他在结构生物学上世界领先,大概国际上没什么异议。

这年头发一篇《Nature》或《Science》已经不易,发很多篇绝对是实力。
==========================================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35:54 别以为发几篇文章就真的领先了,真正的实力不在纸上谈兵。
品春风 发表评论于

这哥们河南省40中-实验中学毕业的,这可是个名校,赞。
不明觉厉 发表评论于
他是美国科学院的外籍院士。原来就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其工作本来在美国也是一流的。如不回国,也能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难能可贵的是,回国后的研究依然是世界领先。这几年在世界顶级的《Nature》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的数量,可以和世界上最好的实验室媲美。

照这势头下去,他拿诺贝尔奖指日可待。
fox77 发表评论于
你真逗。他说的是科技突破,当然比毛邓更有资格和资历说这几句话。怎么你有没有科技突破还要等着领导批准啊?不是他把自己当根葱,是你太不把自己当回事了。


politics 发表评论于 2015-11-16 16:25:37

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他以为自己可以和毛邓比肩,瞧瞧他说的这几句话,不是领袖人物谁有这么大口气?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雨过天晴2011 发表评论于
希望清华抓紧弄个诺贝尔奖,省得姓杨的同志到招摇!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创新 innovation vs 改革 reform, secret in C-E connection
innovation: ...the first time through the use of the imagination
reform: to make better
贪官 发表评论于
这个人有做官的欲望,技巧和其他的辅助条件, 比如博士, 教授, 留美背景, 将来是副总理。如果是共产党员, 说不定能当总理!千万别再来个文化大革命, 把他打成叛徒。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我的书已经解决了英中文字连接的秘密******amazon***/dp/0986078301,我的下一本书将面向大众市场.
5678910 发表评论于
别以为发几篇文章就真的领先了,真正的实力不在纸上谈兵。
politics 发表评论于
还真把自己当根葱了,他以为自己可以和毛邓比肩,瞧瞧他说的这几句话,不是领袖人物谁有这么大口气?

"中国的崛起真正到了居安思危的时候。即我们再拿几个诺贝尔奖、再取得几个大的科技突破、再出现几个重大新药创制……也都是应该的。我们目前对于世界文明的贡献是远远不够的。”
十全老人 发表评论于
赞同狸猫。这是好事,现在不清楚,有争议和误解,将来会清楚。
Iamoverseachinese 发表评论于
我个人觉得,施一公这样的人才回到中国对中国还是大好事,不仅能提高中国的学术研究,更重要的是他们这样在美国得到学位而又有成就的人,会把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思想意识带入中国的大学,对培养中国未来的新一代科学家和管理人才很有好处,造福中国未来。
xiaoqiwu 发表评论于
只要没有混到杨教授的年龄去中国发余热,就算有节操了。
很老留学生 发表评论于
学生物的在美國很难找到好工作,我们当年来美学人应该说是比较强的一批,但学生物的很少毕业能直接找刭高职位的。所以引进人才相对容易。引进优秀的工程人才就不易了。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施一公回国是双赢. 中国有的是潜在的人才,但还缺少好的学术带头人. 近10年来,清华,北大,交大等几所学校回国的人较多,水平上得很快(in terms of the number of papers in maj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s and journals).
TheEarth 发表评论于
还是打入到敌对势力国家然后被培养的人才靠谱。
诚信 发表评论于
因为想做官而回国,而且不喜欢美国社会对诚实的高要求,这本无可厚非。但是非要搞得像个电影明星,常靠公关搏版面,就让人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