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祭出杀招 美军被迫急退6000公里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中美军舰在南海的对峙日趋激烈(图源:@历史的进城)

本周军情资讯聚焦中美在南海、台海的交锋,但美军在夏威夷的一举动,凸显中国威胁已令美军“以退为进”。中日全方位的竞争持续,从东亚空天到非洲大陆。

焦点军情:中美交锋 美军退避6000公里

尽管北京不愿承认,但中国的军事实力膨胀与美国竭力的军事遏制,已产生激烈的“碰撞”,以致两国军方高层不得不超时会谈以达成暂时的降温。

中国国防部长魏凤和于当地时间10月18日在新加坡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James Mattis)举行会谈。

在超出预定时间30分钟的会谈中,魏凤和再次向美国传递北京方面的强硬信号,即不会放弃南海和台湾,中国军队会继续“坚定不移”维护主权、安全。

马蒂斯则以一种外交辞令的口吻“坦率而坦诚”向魏凤和表达加强两军关系的愿望。

马蒂斯和魏凤和的会谈,看起来更像是一场“灭火行动”,因为,中美军队在南海、台海的“碰撞”已成剑拔弩张之势。

10月15日,一艘隶属美国的科研船“汤普森”号,进入台湾高雄港停泊。因该船属于美国海军船只,因而此事迅速引起中国大陆舆论关注。

尽管“汤普森”号台湾之行并无军事色彩——使用者为美国高校,曾四次停泊高雄商港,台军高层否认有联系,但舆论借此抛出美国试探中国大陆的论调还是“甚嚣尘上”。

毕竟中国驻美公使李克新的“美国军舰抵达高雄之日,就是我解放军武力统一台湾之时”,言犹在耳。

不过,结合美国出台的2018财年国防授权法案中包含的“美台军舰互访”内容看,美军这种“耍小聪明”的行为反而更令海峡对岸提高警惕——中国外交部、涉台机构国台办已明确表达强烈反对的态度。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月16日,美军两架B-52H轰炸机再度“例行”巡航南海。美国官员称,该国不打算改变“自由航行”政策,否认会被视为对中国海军拦截“迪凯特”号驱逐舰行为的鼓励。

9月30日,美军“迪凯特”号驶入南海岛礁12海里内海域,遭中国海军兰州舰逼迫转向。彼时舆论多指美舰落下风。

B-52H轰炸机近来已成中国南海、东海的“常客”,这种能携带核导弹的服役超50年的战略轰炸机曾一度逼近广东近海,对中国已构成十足威胁。

16日当天,中国外交部强硬回应了美国“北京军事化南海”的指责,称这是倒打一耙。

 



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的列装,让关岛不再成为安全的“跳板”(图源:新华社)

然后,美军在南海、台海等第一岛链内不断借机向中国发难的同时,其在第二岛链却进行低调的“撤退”。

10月14日,美媒注意到美军战略轰炸机首次部署夏威夷一事。8月25日至9月15日,美国空军3架B-2隐身战略轰炸机首次部署至夏威夷珍珠港-希卡姆联合基地。

期间,B-2进行地面热加油,空中加油,联合F-22隐身战机协同作战,实施模拟打击。“地面热加油”,是指B-2发动机未停止转动,直接加油,目的是减少滞留地面时间。

美军此种做法的目的,正如美军所言,“夏威夷是未来B-2作战的最佳地点”;B-2机械师也说“我们藏好了自己。”

那么为何美军会将B-2从传统的,且唯一拥有恒温机库的关岛基地,转移至夏威夷基地呢?观察家认为,中国新锐导弹——“关岛杀手”——的问世令美军失去对关岛的信心。

有“关岛杀手”之称的东风-26中远程弹道导弹在今年4月26日获北京证实已服役成军。这种导弹核常兼备,打击目标陆海兼备,射程近4,000公里,远远覆盖关岛基地。

虽然美军B-2调整部署有“以退为进”之意,但要比东风-26更为不安,来自白宫的消息称,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17日要求阁员2019年全方位削减5%的预算。

其中,特朗普要求削减军费到7,000亿美元,砍掉的预算高达680亿美元。在面对不断提高能力的中国和俄罗斯的威胁,白宫此举已令美军“慌了神”。

中国军情:AG600首飞习李力挺

北京时间10月20日,中国自研的首款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成功首飞,与已服役的运-20重型运输机、仍在测试的C919大型客机并称中国大飞机“三剑客”。

AG600海上所搜救援航程超4,000公里。北京官方称,它是国家应急援救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装备。

舆论多突出AG600的军事层面的意义。中国官媒《环球时报》称,这种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能够弥补中远海海域的搜救和保障体系的不健全,可实现对南海更远的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公海等区域的救助。

借用海外媒体的话说,AG600将助力中国更好地、更快地控制南海。此外,也将加快中国海空军走向更深的大洋。

虽然早在研制之处,便有声音认为中国没有必要研发这种“鸡肋”的水上飞机,但AG600在首飞之日获得来自中南海的支持。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在20日致贺。

水上飞机获得“重大突破”,中国研制的第二款隐身战机歼-31(FC-31)亦传来“可能的消息”。

10月9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沈阳飞机研究所(沈飞)多位高层赴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贵阳发动机研究所(贵发所),“调研某型发动机。”

观察家称,贵发所和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正在研发中国新一代中等推力先进发动机,可能用于沈飞正在论证的新型第四代战机的动力系统。

虽然歼-31在中国舆论中遭遇一波又一波的“抹黑”,但分析指,由于歼-20隐身战机价格太高,因此需要一种相对廉价且隐身性能较佳的便于批量生产的轻型隐身战机。

可以说,歼-31有望在换发后获得中国军方高层的青睐。此前,曾获习近平视察的歼-31已有两架原型机。尽管两机有诸多细节不同,但均使用性能不尽如人意的俄制RD-33/93发动机。